特別通知:
【已收集第三碑逃港失蹤死亡者名單】
一1. 美東"逃港罹難知青紀念碑"。爲此建碑組同仁謹對提供讯息,及參與此事的所有朋友表示衷心感謝!!當然在我們有生之年,我們還會繼續搜集當年逃港罹難者的名單。因爲估計以後名單的收集會更緩慢,我們決定以後從第三碑開始,每當我們收集、核實了56名罹難者,我們就會竪起一個小碑。由此類推。
2. 各位朋友提交名單同時,請提供基本資料,如身份、原學校单位、遇難時間、情况等,若女性亦請注明。(希望儘可能附上罹難者原學校名,以方便镌刻時以校排名。)
3. 本紀念碑立碑者主要是知青,收録的名單也以知青爲主,但并不局限於知青。和第一、二碑相同,以後的每一碑將會繼續接受其它各种逃港罹難者镌名,不收取任何费用。(注:逃港知青——涵盖文革前後歷届畢業的廣東各縣、地、市乃至湖南、廣西等地的知青;逃港者身份可以是大學生、市民、幹部、工人、農民等等。地域以兩廣和湖南爲主。)
4. 現在這份名單并非最终入选镌刻上碑的名单。公布名單目的是向各方徵詢意見,征求资料,改正错误。每一个名字都要經過反复確認才能通過审核。
美東建碑組2024年8月19日
名册一覽表:
#1陳國釗(28中) #2高家裕(28中)
#3 高觀滇(28中) #4單智政(黃花崗中學)
#5邢直強(汕頭) #6李豊利(汕頭六中)
#7張文富(英德 #8張文驍(英德)
#9 伍錦培 (廣州) #10 亞萍(女/廣州)
#11 林桂雄 (廣州) #12 沈小榕(17中)
#13 楊炳恆(30中) #14 巫燿玲(女,49中)
#15 何昭辉(5中) #16 張錦鴻(43中)
#17 XXX (43中) #18 鄧伯穗 (40中)
#19 林光新 (顺德) #20 林國興 (廣州)
#21 關勝雄 (10中) #22冼志明(34)
#23 林量 (大棠) #24 丁田田 (42中)
#25 馬绍基(6中 ) #26 陳穂生 (6中)
#27 陸家活(廣州) #28 朱大光 (38中)
#29 吳穗欣(女/38中)#30 張兆寧 (華附)
#31 李傑明 (廣州) #32 陳善全 (廣州)
#33 羅紹倫 (廣州) #34 嚴錦華 (廣州)
#35 梁肖霞 (女/廣州 #36 朱魯
#37 陳汝堅 (東莞) #38 吳姑娘(廣州)
#39 周X成 (廣州) #40 阿成 ( 廣州)
#41 阿輝 (廣州) #42 陳德 (廣州)
#43 鄭國祥 (廣州) #44 官文烈
#45 林瑋(女) #46 劉金鳳 (女)
#47 吳大斌 #48 建忠
#49 李小牛 #50 黃維春 (37中)
#51 陳立文 (37中) #52 余敬德 (35中)
#53 趙建民 (51中) #54 余克平 (10中)
#55 袁植芬 (北大) #56 盧錦成 (32中)
#57 李堃 (40中) #58 黄元鑒 (40中)
#59 黃德山 (11中)
(説明:因爲罹難者大部分是廣州各學校的知青(除非在基本資料中説明是工人或幹部)。姓名後面附加的(XX),指示罹難者來自的學校或地方。部分罹難知青因爲未知其學校名故只冠以地名(如廣州)代替。具體詳情請看基本資料。)
基本資料:
#1陳國釗
#2 高家裕
28中高三。以上兩位知青。是在寶安縣西鄉翻身大隊,坐小木艇出海的,時間在1969年11月。
【校友轉來(大陸同高家裕丶陳國釗生產隊的同學來徼信)】
#3 周觀滇 28中高三畢業。下鄉清遠。其他資料不詳。
【20230427黃x平提供】
#4 單智政
黃花崗中學高中。下鄉東莞長安公社錦厦大隊。
#5 邢直強
汕頭海豐鵝埠公社蛟湖大隊知青。1974年12月三人結伴偷渡:一人成功登上東平洲島,一人被大陸漁船撈起,邢失蹤(死亡)。
【2023年5月同行者邱先生提供】
#6 李豐利
汕頭六中初三。知青。74年偷渡失蹤(死亡)。
【2023年5月同班丘同學提供】
#7 張文富
#8 張文驍
二人爲兄弟。哥哥張文富英德浛洸中學初中畢業後就在英德茶場建筑隊勞動,1969年底帶弟弟張文驍从廣州出發。其時他年約22歲,弟弟約13、14歲。他們選擇的路線應該是跟前幾次差不多,走東莞樟木頭寶安(中線),翻過梧桐山後穿越國防公路撲網,隨後即與家人朋友同學失去聯絡,音訊斷絕至今。
【鐡中谢姓同学提供:八中陳xx同學與張姓表妹報上失踪表兄表弟。】
#9 伍錦培 生於1947年1月15日,1973年2月偷渡時冲出大海失蹤。
#10 亞萍
1973年2月初偷渡時在深圳河與東坪洲之間海域淹死,屍體冲上東坪洲。
【#9,#10 均由鄺太提供】
#11林桂雄
【由小學同學鄺生提供】
#12 沈小榕(女、17中)
【容錦愛提供】
#13 楊炳恆 30中69年上初中。53年4月1日出生。
楊父是廣州水泥廠技朮干部,文革中被關入牛棚,而楊炳恆學校的工宣隊又正是來自水泥廠,因此,年僅16歲的他被剝尋繼續昇高中權,被強迫下鄉去海南。1971年工宣隊及學校人員到家強搬行李迫著上船。 揚於1975年4月與朋友偷渡去港從此杳無音訊。其妹回憶:哥哥离家出發後,家人日日燒香拜神......幾天後臺風起,家中香火突然熄灭,家人驚惶不已。楊炳恆可能遇難於這場臺風。
(202306 楊妹Ann Sin提供)
#14 巫耀玲(女)
廣州49中六八届初中。68年被下鄉台山三八公社。逃港失蹤罹難。
(202206同學yinpingyee書信提供)
#15 何昭輝
5中,1965年初中畢業下郷英德黃陂畜牧場。1971年9月偷渡失踨。
【2023三藩市唐某提供】
#16 張錦鴻
43中,老三届,初三(2)。 68年下鄉(地點不詳)。72年與女友逃港。張蹈海凍死。
【20230814同班湯同學提供】
#17 XXX
43中 初三(2)仍有另一罹難者,忘記姓名。待查。
#18 鄧伯穗
40中。1948年生、下鄉高鶴,逃港途中被開槍打死。
【2023陳xx提供】
#19 林光新
順德勒流中學
#20 林國興
廣州建設新村一小
以上兩人均於1971年遇難。
【2023林xxJoe Wn提供】
#21 關勝雄
10 中。
#22 冼志明
34 中。
#23 林量
大棠中學。
【以上三人 2023黃德麟提供】
#24 丁田田
42中,67年初中,中山大學子弟,75年跤脚至今無音訊。
【20240612祥轉自YiWo】
#25 馬绍基
6中。64年高中畢業,中山大學子弟。脚疾不用下農村 ,74年跤脚一直無音信。他弟弟馬绍思是我6中初中同學,75年一板跤脚成功抵港。【20240612祥轉自YiWo】
#26 陳穂生
6中,逃港多次,在獄中被打傷後死亡。
【202406六中譚xx提供】
#27 陸家活
廣州知青,家中獨子。七十年代末逃港失踪。
【202406 街坊譚XX提供】
#28 朱大光
廣州38中老三届初三。 大約是89年9月與姐夫走東綫經淡水到惠陽,途中與姐夫走散,失蹤至今。
#29 吳穗欣
38中老三届初中。大約68、69年逃港失蹤。
朱、吳兩家是彼此相熟的街坊鄰里。當時各自親人失蹤死亡都不敢聲張,兩家悄悄商議,將亡者結爲夫婦,即民間所稱“結陰親”。[202406 謝XX 提供]
#30張兆寧
華師附中老三届初二。1951年3月13日出生。 1972年張與朋友、高三級蘇維民及兩女共四人一起偷渡,結果兩女抵岸,兩男失蹤。(蘇維民名字見一碑)“蘇維民與我大哥同學,張兆寧是我朋友弟弟,他就讀華附初二(5班),我們都是華工、華農子弟。”
#31 陳善全 廣州泮塘人。約於72年間携戀人雙雙投入後海灣泅渡香港,不幸中途體力耗盡,溺水而亡。辛女友不離不棄,幾經艱辛把陳善全拖上香港新界流浮山的白泥岸邊,後獲各方幫助得以安葬。【202406 朋友提供】
#32李傑明
廣州66年時小學生。家居大新路。70年代中學畢業下鄉。約76、77年逃港失蹤。幾十年後,同屋鄰居回國見到其姐,證實李傑明一直依然生不見人,死不見屍。【同屋鄰居譚XX提供】
#33 羅紹倫
學校不詳。逃港死亡(怒海群知青提供)
#34 嚴錦華 (廣州同學)
洪德路的街坊。73年遇難。被鯊魚咬,同伴拖到岸邊才知道。(見寒山碧《越山擊浪歲月》431頁)
#35 梁肖霞(女)
廣州鰲州正街體育老師。父母在港,由於被批鬥,心急逃離。70年代初遇難。 (見寒山碧《越山擊浪歲月》432頁)
#36 朱魯
“是與我龍鳳胎的哥哥。下鄉務農期間自學國畫,油畫和書法,喜歡啃哲學書籍。1973年10月間與畫友結伴游渡香港遇鯊魚而亡。 (見寒山碧《越山擊浪歲月》432頁)
# 37 陳汝堅
東莞縣人葉兆球提供 (見寒山碧《越山擊浪歲月》432頁)
# 38 吳姑娘
廣州人。1972年夏天與男友等四人一起從惠陽潼湖知青點出發,南行奔向大亞灣。七天後下山欲借大霧掩護,白天冲過平原。不料風起霧散,五人被民兵追截,四男被捕,吳女失散。從此生不見人,死不見屍......四人回到廣州,在吳母追問時都“不敢直視”。
(--洪膺:絕處求生,逃出樊籠(見周繼能《用生命博取自由》上集第70頁)
#39 周X成
廣州人。劉國旋、陳華美朋友。香港金行老闆周X生之子。74年劉夫婦偷渡成功抵港,見到阿成女友阿群,得知阿成在泅渡時被鯊魚噬亡。當時阿群仍竭力帶著負傷的男友拼命游向香港,最終阿成因失血過多,鬆手沉入海底…… (202407 陳華美提供)
#40 阿成
廣州人
#41 阿輝
廣州人
糖盅:看了“香港牛仔”的故事,勾起我的另一個回憶。這個故事雖然不是我親身感受,但卻發生在我身旁: 我的一個朋友叫阿啓,另一個朋友叫阿成。阿啓和阿成歷盡艱辛到海邊後,嚥完最後的半塊月餅就義無反顧地撲進了大海。想不到離岸尚有百多米時,阿成大叫一聲“阿啓,救我!”。阿啓回頭一看,阿成已漸漸下沉,於是趕緊回去拉著他游。上岸一看,阿成的整條左腿都被鯊魚咬去了,阿成也沒有了氣。等阿啓掩埋了阿成的尸體後,尼泊爾軍(注:即尼泊爾人港警)已出現在他面前,結果阿啓被反押囘大陸。……
更令人唏噓的是,我也不記得是那一年,阿啓的弟弟與另一朋友阿煇從陸路偷渡,接近國境缐時突然一聲槍響,阿輝應聲倒地頓時魂飛天國。阿啓的弟弟慌忙趴在地下,自然也被反押回來。這段回憶長久地壓在我的心底,今天終於把它吐出來了。
--錄自2018年6月27日《貓眼看人》公衆號,蒙泰尼裏神父佈道:《游水偷渡香港過程全錄》讀者留言
#42陳德
#43鄭國祥
40中初二(1)班。老三届。1968年11月被下鄉東莞虎門南珊大隊東一生產隊。
鄭父是廣州東華東路著名"雲香酒家”後人。公私合营後不久又被打成右派,全家人更在1970年被赶出廣州,"疏散"到粤北山區。鄭在農村生活困難。從70年夏天開始偷渡。第一次往後海灣,途中失敗被捕;第二次劃艇走珠江口遇風且漲潮。退回;71年11月初,"他與一名叫陳德的知青朋友結伴從東莞起行,走的也是西線,結果這一次,他們在黑暗中被無情的大海吞噬,再無法回來了。”
一一綜合曾禮新:"魂兮歸來一一悼好友阿祥”
(寒山碧:《越山激浪歲月》122頁)
#44 官文烈
廣東普寧縣高明村青年農民。家庭成份富農。因逃港途中打傷养蜂人(民兵)被判死刑。1976年5月11日,官文烈(和同村青年)因饑餓偷公家番薯被批鬥歐打後,四人結伴出逃香港,行前報復捆綁痛打了村治保主任。
5月12日在陽臺山路遇养蜂人、老民兵戴意友,因彼此語言不通,都緊張害怕。戴捡走對方遺落的粮包离開,邊喊叫,揮舞柴刀不肯歸還。互相打鬥中戴被打傷昏迷。當晚全縣動員圍捕逃犯。5月13日捉拿。官文烈被判死刑。临終要求:見奶奶一面 ;喫餐飽飯,有肉。(結果喫了一斤六兩米四砵飯。沒肉。)
有人評曰:"就像是逼得沒路走的兔子,回頭來咬了人一口,於是就被共和國的法律嚴判了"。
一一綜合自陳秉安《大逃港》上 "刑場上的鮮血一一老頭與青年殊死血鬥”(有照片)
#45 林瑋(女)
廣州大學生。資本家出身。1957年5月,因擔心可能被劃爲右派,聽聞邊界撤防後,在”大放河口"期間逃港墜崖被捕,五年後,1962年於韶關勞改場病亡。
陳秉安追蹤訪談:
1、1996年7月,梧桐山下。
從蓮花村當年的生產隊長(兼民兵隊長、防火員)萬冠平口中聽說三十九年前他曾救過一女大學生林瑋。當時她在梧桐山"鷹嘴崖"跌暈醒後點燃身邊草木求救,得救後被萬冠平等人抬下山。他夫妻同情林瑋,但仍報公安將其銬走。
2、走訪某大學人事處。
退休老處長:“是有這個事,我還記得一點:送回來後,通知我們去領人。定性是反革命縱火案。她看見學校的人來了就哭,說她有罪,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黨。還要求不要告訴她的媽媽。當然,這哪可能啊,人很單純。”
老處長說檔案應還在,但年輕女幹事推說沒有,建議去勞改場找。
3、前往韶關某勞改場。
找到厚厚檔案,但不讓拍照。
林瑋大學照片:“穿著一件花格子的衣服戴著一副眼鏡,鏡片後頭透露出不諳世事的目光。"
檔案結語:"62年4月15日,病卒。”
農場干部:“其實,她原來在校評語還是很好的。(指著檔案念道)積極上進忠於黨和人民政治評定給了她乙上嘛。學校對她也不错,她的那些言論根本就沒有追究。也算不上。她自己害怕,精神緊張,逃港了。"
那位大學老處長也説過類似的話:“她其實沒有被劃右派,要劃的是另一位女學生。”
一一綜合陳秉安《大逃港》第一部"逃港的女大學生”。
(有照片)
#46 劉金鳳(女)
寶安大鵬公社南嘴村婦女主任,共產黨員。(七十年代)帶領全村26名"不落家女"上船偷渡未遂,事敗被捕後以組織"反革命集團”罪判處死刑槍毙。
據陳秉安查閱檔案及訪談當事人材料:
這本是一次集體逃往毗邻香港的當地司空見慣偷渡事件,因劉金鳳被情人孫大豐(下放干部)告密出賣而失敗。事後劉等四人之所以被以組織反革命集團罪重判。原因是公安局對四名皆出身好,又是黨團員組織的偷渡定性一度拿不定主意,外調後才有驚人發現:劉原家庭成份貧農,是解放初祖父賭輸光田產時所劃。現在成份甄別落實,已改爲"破產地主"。據此,重新以階級鬥爭的觀點分析,劉爲首的"不落家女"(團伙)就不再是一般民俗問題,而是一個成組織的"反革命集團"了。
最後劉金鳳被判死刑。(另二人判15年。一人因其丈夫逃港後幫黨做"內線"有功,得輕判10年)
【阿陀注:此處的"不落家女",與終生不嫁的盘髮"自梳女"不完全相同,實為因男性逃港而失婚的女性結伴互助關係。】
一一综合陳秉安《大逃港》第二部:"不落家女的悲劇”
(有照片)
#47 吳大斌
邊防軍人(軍犬馴練員)。退伍一年後,吳於1968年3月,帶同村青年三人從湖南家郷潛返部隊駐地附近,殺死軍犬後成功偷渡香港,隨即很快被有關方面在香港"内應"配合下秘密追捕歸案,押返內地公審槍決。
1963年,吴大斌從湖南嘉禾縣初中畢業後參軍。他出身貧農,又有文化,因此被培养爲軍犬馴練員,成爲邊防六團學毛著積極分子,學雷鋒標兵。參軍第三年後因不能提干(名額被有關係的人佔去),被迫轉業,心懷怨恨。
逃港時因怕跟隨而來的警犬吠叫不得不將其毒死。當時軍人逃港殺警犬都未致於死罪。但軍區領導決定重判以儆效尤。
一一綜合陳秉安《大逃港》第二部 "學毛著標兵爲甚麼逃港"
#48 建忠
男姓青年。身份不明。偷渡途中死於伶仃洋。1978年5月15日遺體被大鏟島邊防士兵在海灘發現。
當年"邊防值勤日志”中夾叠一紙___
“親愛的爸爸媽媽:
我要同你們分别了,此一去,是死是活現在還不知道,請爸爸媽媽保佑兒平安。我到了香港,會給你們寫信来,我要讓你們過得很好很好。
如果我没有音訊了,那就是我死了。請你們都不要傷心,身邊還有哥哥,還有侄兒鴻鴻,你們好好把他代(原文)大吧。 媽媽,媽媽,我們就要从此分别了,兒萬語千言都說不出来。只有愿你們保佑兒,風平浪静平安到達香港!
......
不孝儿建忠
1978年5月10日。
蛇口邊防宣傳科曹登解說明:
哨兵罗小德值早勤。發現沙灘上有一具伶仃洋的浪頭打来的男性青年屍體,因為此類事太多,所以没有滙報,随即叫来了另一位戰士戚紅軍帮忙。埋葬前,罗小德想起了值勤規定,對屍體進行搜身,發現死者身上除了2元4角人民幣外,褲口袋中還有一張紙,就是上面這封信,估計是偷渡临出發前寫的,不知是来不及發出,還是有意留在身上?
這個留名爲“不孝兒建忠”的青年是甚麼人?父母是誰?甚麼地方人?全不知道。
一一綜合摘自陳秉安《大逃港》第二部 "一封訣別者的信“
#49 李小牛
湖南郴州地區農村青年。追隨三個湖南知青,循香港電臺節目指引的路線扒火車逃到寶安石龍後被捕,後越獄,因負傷發炎,1972年3月11日長眠於梧桐山上。
一一綜合陳秉安《大逃港》第二部 ”有一個地方一一陋仔傳奇"
#50 黃維春
廣州37中學,68屆,海南瓊中烏石農場。
#51 陳立文
廣州37中學,68屆,海南瓊中烏石農場。
#52 余敬德
開平人,廣州35中學,71屆。1951年出生,畢業後投親靠友下鄉。
#53 趙建民
原籍臺山,廣州51中,75屆。1958年出生,沒有下鄉。
(8/01/2024 趙展穎提供)
#54 余克平
廣州10中老三屆初二(3)班學生。花名‘蛇皮’,家住廣州逥龍路,1968年下鄉寶安天堂圍。七十年代初與其姐余倚文一起在蛇口下水,因泡在海里時間太長而水溫又太冷。其姐把他拖往香港後,發現他已經凍僵而亡。
(8/05/2024 同班同學羅燿X提供)
#55 袁植芬
男,北大學生。家居香港。57年被打成右派後無法返港。59年離京欲偷渡被公安盯梢拘捕,後被判死緩,六十年代初病亡於獄中。
袁植芬父親是英國殼牌石油公司香港代理,家境富裕。他兩次主動離開香港返回北大 ,大錯鑄成了自己的悲劇命運: 第一次是五十年初,"因有感於新中國的成立和大陸對僑胞的宣傳",返回北大完成學業,結果在肅反運動中,因其生活作風受到批判。 第二次是在57年暑假他返港探親,在香港看到港報所載大陸反右報道,對第二次返回內地已有所顧慮,無奈他當時已經結婚並有了四個子女,其妻子是著名畫家司徒喬之女司徒園。司徒園與父母、孩子均在京,當時一再催促袁植芬盡快返京。袁植芬未曾想到自己早前僅在大字報上簽了個名字,此時已被內定成右派,遂於1957年11月底返回北大自投羅網,並被送往北京製藥廠勞動考察。他後悔不迭,在重新申請返港被拒後,袁和難友私下商議偷渡,並在1959年底實施,結果剛起步就在北京火車站被盯梢的公安逮捕。在勞動教養關押期間更因與難友商議越獄被判了死緩。最後"由於疾病和饑餓,死於獄中」。 一一據《郭力:北京大學幾位右派學生逃港生死之路》。原文見《徐慶全與八十八年代》。
#56 盧錦成
男1960年2月出生廣卅,廣卅市32中學78屆畢業,79年10月在深圳灣蛇口白石卅落水身亡。( 莊提供+1 (646) 270-7519)
#57 李堃
#58 黄元鑒
以上兩人皆爲廣州市第40中學老三届初一(三)班學生。东莞虎門公社插队知青。此二人都是偷渡的亡魂。
【黃德麟(梁秉權)2024年八月提供。】
#59 黃德山
廣州第11中學生。1972年逃港罹難。[宋姐轉來,2024年黃德山胞弟黃德豪在香港提供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