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繼續徵集逃港罹難者名單】
1. 美東"逃港罹難知青紀念碑"已經於今年六月一日竪起了第三碑,三個碑目前總共已鐫有400名罹難者。但是我們徵集逃港罹難者名單依舊繼續。爲此建碑組同仁謹對提供訊息,及參與此事的所有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之外,更希望大家繼續幫忙尋找當年失蹤的逃港者!!現在的第三碑上仍有空位,以後每當我們收到並核實了有十名(或以上)罹難者,我們就會把名字鐫在此碑上。假若第三碑鐫刻滿了,我們會繼續竪起第四碑……。由此類推。
2. 各位朋友提交名單同時,請提供基本資料,如身份、原學校单位、遇難時間、情况等,若女性亦請注明。(希望儘可能附上罹難者原學校名,以方便镌刻時以校排名。)
3. 本紀念碑立碑者主要是知青,收録的名單也以知青爲主,但并不局限於知青。和第一、二碑相同,以後的每一碑將會繼續接受其它各种逃港罹難者镌名,不收取任何费用。(注:逃港知青——涵盖文革前後歷届畢業的廣東各縣、地、市乃至湖南、廣西等地的知青;逃港者身份可以是大學生、市民、幹部、工人、農民等等。地域以兩廣和湖南爲主。)
4. 現在這份名單并非最终入选镌刻上碑的名单。公布名單目的是向各方徵詢意見,征求资料,改正错误。每一个名字都要經過反复確認才能通過审核。
美東建碑組2025年7月19日
名册一覽表:
1、古漢文(15中)
2、藍義郎(17中)
3、李小萍(女、17中)
4、藍鐵運(僑中)
5、歐德謀(僑中)
6、陳宏業(僑中)
7、朱樹明 (21中)
8、梁建華(21中)
9、余超平(廣州)
10、戴偉忠(廣州)
11、姚滿(廣州)
12、陳竟城(23中)
13、崔小玲(12中)
14 、吳麗萍 (廣州)
15、祝偉權 (100中)
16、仇永堂 (寳華民辦小學)
17、黎志雄(寶華民辦小學)
18、李淡和 (廣州)
名單資料:
(名字及三項資料:學校、下郷點、遇難情況)
1、古漢文(15中)
老三届初二(6),68年下鄉高要縣金公社。73年逃港遇難。【三項基本齊全】
2、藍義郎(17中)
17中藍呂郎之兄,17中同學提供:“據説是埋堆西綫,出發後全無消息,是兩人行”。缺資料,需進一步調查。
老三届初三(1)【缺資料】
3、李小萍(17中)
女、老三届初三【缺資料】
4、藍鐵運(僑中)
老三届高二。【有分歧,待查】
5、歐德謀(僑中)
【缺資料】
6、陳宏業(僑中)
【缺資料】
7、朱樹明 (21中)【缺資料】
8、梁健華 (21中)
【缺資料】
9、余超平(?中學)就讀廣州”27層”附近?中學,被鯊魚咬死。【資料不全】
10、戴偉忠(?中學),知青,73年游水去澳門遇溺。時澳門報纸有記載。
【資料不全】
11、姚滿(?中學)曾在街道服務站工作,後全家疏散到海豐縣。【資料不全】
12、陳竟城(23中)56年出生,76年9月深圳下水失踨。【竞/竟、城/成?名字須再確認】
13、崔小玲 (12中)
女、68屆學生.。是偷渡途中失去生命,時間大約是69/71年之間,有同學傳說她是在邊境被槍殺,也有人推測是在海上遇溺,無論什麼都是失去了年青的生命。她家住西關恩寧路,門牌號碼已經忘記了,好像她有五兄弟姐妹,她是最小的一個。
同班同學Candy Yim提供:我是廣州第十二中,下鄉五年之後成功偷渡到了香港,我幸運抵達香港,97年之前移民澳洲。
14、吳麗萍 (廣州)
廣東臺山人,1960年廣州出生。1978年和朋友經惠州東綫逃港失蹤。
15、祝偉權 (100中)
16、仇永堂 (寶華民辦小學)
17、黎志雄(寶華民辦小學)
寳華民辦小學體育老師 (以上四人罹難信息由莊女士6/27/2025提供。)
18、李淡和 (廣州)1953年出生,1966年廣州東川路小學畢業。其父為東山中醫院醫師,因歷史問題被趕出廣州,囘原籍廣州郊區獵德村,轉爲農村戶口。李淡和從此輟學、務農。1976年10月逃港途中失蹤。後來他的同伴說,李在寶安邊境被捕,押解途中意圖逃走,被軍人或民兵開槍打死,尸骨無存。(由現居三藩市李淡和姐姐李清平提供)